跨越3900公里的距离,我在热血军营找到了“家”和前行的意义
01
去年夏天,作为一名地方大学生的我,每天还过着舒适、安逸的大学生活。不过一切都是那么突然,一次在校园内无意间瞥见的征兵海报,触动了我儿时的梦,也让自己与橄榄绿军装有了第一次邂逅。
在征得父母支持后,我迫不及待在网上报了名,经过层层体检、训练考核,终于在2019年9月接到了入伍通知书。
2019年9月,我入伍前的自拍照
02
能入伍参军,我真正的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犹记得那天,第一次穿上军装,父母手中拿着相机,把我的照片拍了一张又一张,那张身穿军装的全家福中,父母紧紧依靠在我身旁,脸上挂着的是满满的骄傲与幸福。
2019年9月4日
新兵欢送仪式上与父母合影留念
儿行千里母担忧,临上车前母亲紧紧地抱着我,不停叮嘱我要在部队好好干,照顾好自己。
上车后,透过车窗我看到不停抹着眼泪的父母,自己一阵心酸,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往下掉。
第一次远离家乡,我的内心也是忐忑不安,但摸了摸身上的军装,我收起了软弱,坚定地走向那梦想中的军营……
03
转眼间,紧张有序的新兵连生活开始了,一切像是刚刚开始,但一切又好像与从前的自己早已隔绝。
三公里、单双杠、体能组合练习等训练犹如梦魇一般萦绕在我的心间。
跑步追不上、单杠上不去、标准提不高,身体素质一般的自己,第一次感觉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,紧张的生活节奏,让我有些“喘不过气”。
新兵连不太顺利的生活让我的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,想家的念头也越发强烈。
这个时候,班长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,主动和我聊起天来,他告诉我:
“家,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身边,我们远离父母,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,但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陪伴我们的战友呢。”
说着,班长耐心的开导起我来,给我讲了许多他在军营成长的经历,并跟队里申请让我和家人视频通话。
这让我在千里之外,第一次感受到了“家”的温暖。
2020年1月24日,除夕夜与父母视频通话
04
下连那天,我来到了我的“新家”,中队老兵在营门两旁列队,放鞭炮,敲锣鼓,迎接我们入队,下车后老兵争先恐后为我们拿行李。
俗话说:“上车饺子下车面。”在中队食堂,炊事班长专门为我炒了一盘鸡蛋,后来才知道我的情况中队干部都清楚,这是中队长专门安排的。
2020年1月1日,分配来到新连队
吃完饭后,政治指导员带领我们参观中队的荣誉室,说着中队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,政治指导员亲切的声音与和蔼的笑容,让我原本紧张的心很快放松下来。
我的新班长看起来很威武,又高又壮,他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严肃。但刚回到班里,班长就用略带着方言味道的“普通话”告诉我们:“大家都是从全国各地入伍,聚在一起那都是缘分啊,来到中队就都是一家人了。”
顿时我们都捧腹大笑,来自班长的幽默,让班级的氛围顿时活跃了起来。
05
作为中队老传统,每周的军事会操对老兵们来说无疑是“小菜一碟”,但对体能落后的我却是难以翻越的“高山”,当我精疲力竭地想要放弃时,一个个温暖的臂膀和此起彼伏的加油声给了我前进的力量。
老兵们一路上给我助力,让我真正感觉到温暖伴我身旁。
一堆沙子是松散的,可是它和水泥、石子、水混合后,就会变得比花岗岩还坚韧。这个刚到没多久的新单位,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集体荣誉感。
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,不能只求回报不讲付出,我也一定要为这个集体做点什么,渐渐的,那个曾经消极懈怠的自己不知不觉地开始走向阳光。
2020年2月3日
我在中队组织的条令条例周考中考得满分
牺牲自己休息时间担负中队营区消毒工作,在最近一次条令条例考试中考出100分,自己的体能素质渐渐提升……
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和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在中队官兵们的眼中,政治指导员的点名表扬、中队战友的肯定,这一切都让我信心倍增。
2020年1月,政治指导员带领我们参观中队史馆
06
在这个大家庭中,我发现了自己的“闪光点”,找到了自己新的定位,也拥有了一群关系亲密的战友。
那些曾经初入军营的“不适应”“不合拍”此刻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。取而代之的是在训练场上抛洒汗水,在擒敌刺杀训练中勇敢拼杀的我。
2020年2月26日
政治指导员在训练结束讲评时表扬了我
我开始有了新的想法,也决心要在部队干出一番成绩,也许通往成功的道路,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
但我相信,功夫不负有心人,只要肯坚持、能付出,自己一定可以在这个远隔3900公里外的“新家庭”,这个激情澎湃的热血军营,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!
青春无悔,不负韶华
愿我们都能
播下理想的种子
奏响前进的交响乐
在这无悔青春里
奋力前行
END
(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授权)
总监制:周显喆
监 制:李庆领 王宜海
主 编:杨一鸣
编 辑:李飞跃 石 江
校 对:杨 洋 邵光亮
投稿邮箱:sdwj_new@163.com
小编微信:love1396722561